English

她的名字叫 电子函件还是电子邮件?

1998-10-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周轩进 我有话说

E-mail(伊妹儿),这个当代最迅捷、最便宜的通信方式,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里,把长达数页的信函内容传到美国或任何有因特网的天涯海角,直接送入收信人的电子信箱里,随时供收信人用电脑取阅,其花费只有人民币几分钱。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个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发出18封E-MAIL,收到39封E-MAIL,其中20%还带有大量附件。美国网上1996年流通的E-MAIL已达16500亿封,1997年更跃升至26000亿封。现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名片上都印着E-MAIL地址。所谓E-MAIL地址,均以英文符号@分为两端。@之前,是个人或单位在因特网上的名称。@后面,则是你的电子信箱在因特网上的地址。在美国,如果你出示名片,只有传真号码却没有E-MAIL地址,甚至看不懂别人的E-MAIL地址,别人或许会用审视原始人一样的眼光来审视你呢!

E-MAIL(伊妹儿),这个网络时代的宠儿,一旦了解了她、用上了她,就会爱上了她,再也离不开她。自从有了她,传统的邮件就被网民们斥之为“蜗牛邮件”。难怪许多中国的网民们,利用汉语的谐音,借用古语“秋水伊人”的典故,像对待情人一样,昵称她为“伊妹儿”。古语“秋水伊人”,其典故最早出自《诗经·秦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对景思人”。清人龚萼有关秋水伊人的一段话就好像专为今天的E-MAIL写的一样:“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适接瑶章,如同吾对,即满浮三大白,……”。其意思大略是“面前秋天苍凉的景色,正是我思念那位朋友的心情写照,恰巧收到远似天上的来信,就好像当面与我谈心一样,立即挥毫写了三大页回信”。借喻到E-MAIL上来,就是:一坐下来面对冷冰冰的计算机,就想起了火辣辣的“伊妹儿”。打开计算机就收到了她经卫星从因特网上发来的信,就好像与我CHAT(即时对话)一样,立即敲起键盘,回了她满满30K字节的信!“伊妹儿”的昵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中国网民们对E-MAIL的一网(往)情深。

然而,昵称毕竟是昵称,私下里叫起来很亲切,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第一批有关信息科学技术的推荐译名中,曾将其定为“电子信函”。引起了许多异议。后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8年7月8日公布的第二批有关信息科学技术的推荐译名中又公布了两个与E-mail有关的新译名:

98.X.14函件分发器mailexploder。注释:又称“邮件分发器”。

98.X.15发函清单mailinglist。注释:又称“邮件发送清单”。

在这第二批名单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实际上是借助对上述两个与E-MAIL有关的新译名的注释,对E-MAIL的原有译名,作了一个补充修正。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发布新闻时解释说,“这意味着第一批公布的97.X.12电子函件E-MAIL亦可又称电子邮件”。

简而言之,E-MAIL的译名已由原来规定的电子信函转为电子邮件了。这无疑是个明智之举。

从翻译学的角度来看:E-MAIL这个新的英文复合词系由E和MAIL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E”,是英文“电子的”(ELECTRONIC)缩写,也是物理学中代表“电子”的符号,译成“电子”,当无异议。问题出在MAIL的译法上。原规定将MAIL仅仅译为“函件”,显然是对当代英语MAIL的理解有误。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与英国哈珀·柯林斯公司联合出版的解释当代词汇比较权威的词典《柯林斯精选英语词典》解释:“MAIL是邮局递交给你的信函和包裹”。(“MAIL is the letters and parcels that the post office delivers to you )显然,MAIL不仅仅指信函,也包括包裹的含义在内。而中文邮件一词,既可指信函,又可指包裹,显然是MAIL的对应词。因此,从翻译的角度来说,E-MAIL译为电子邮件是最准确不过的了。

实际上,第一批名单中把MAIL仅仅译作信函,不仅仅是翻译上的疏忽,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从技术和功能上对E-MAIL的误解。

从技术角度来说,E-MAIL不是把你的整封信一下子传到对方,而是把你信中的电子信息先拆成一个一个小包,分送过去,再合起来。她更像是传递包裹而不是传递一张纸,当然,电子包裹里装的都是电子数据。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在万维网出现之前,E-MAIL是因特网上最主要最广泛应用的一项功能,其主要作用是传递信函。直到现在,电子邮件和万维网仍然平分秋色,几乎各占因特网上信息流量的一半。然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她的功能又绝不仅仅限于发送信函。她还可以发送计算机软件,发送图片,发送音乐,发送你说话的声音,甚至发送影视节目等多媒体!笔者就曾经利用网上资料,制作了一个带音乐的贺年卡发到我小侄女的E-MAIL地址上,使她欣喜不已。对于一些网上高手来说,还可以用E-MAIL代替浏览器,上网检索你需要的信息资料……。

伊妹儿,那位大众情人的魅力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由于有些人的滥用,有时会使她塞满了信息垃圾,虽然有时由于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和“黑客”的破坏,会使她一度失去信任,使人们在商务活动中还不能完全抛弃传真和传统邮件。但她毕竟是这网络时代的第一大众情人,愿她在中国大众中博得越来越多的青睐。

伊妹儿(E-MAIL),请记住,她在中国的正式名称叫电子邮件。

编者按:

周轩进先生,曾任光明日报驻国外记者,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副总经理、编审。他是美国网景公司推出“导航者”浏览器之前就已上网的我国早期网民之一。本报特约周先生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有关信息科学技术的推荐译名发表系列评介文章,作为一家之言,以求普及网络知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